5 個能穩定進行好設計的 UX 方法
當著手設計時(整個專案或某個功能),我把電腦關掉,還儘可能延後打開設計軟體的時間。這是為了確保我已經有該作品的整體樣貌。在主要概念還沒決定前,不會分心去想細節,迷失在視覺效果。
剛開始成為設計師時,我會立刻打開 Photoshop,花時間研究顏色漸層效果那些東西,通常導致畫面很漂亮,卻帶著嚴重錯誤。
問題就在:如果你跟非設計師合作,他們會很滿意漂亮的畫面,可以製造讓客戶驚呼「哇!」的效果,但是我們應該要做一些「理所當然」的東西。
我的設計師生涯持續成長,流程中多了幾個方法,而以下是我最喜歡的:
一、五個為什麼
在 Atlasssian 工作,設計準則其中之一就是:必須知道我們進行設計的根本原因。
在今日,打造一個有價值的產品就相當於為人類解決一個問題。如果一個專案有太多細節要解決,那在某方面來說,很容易錯過整體樣貌。
請記得要問「為什麼」,這是要保證我們不會背離我們正在「做什麼」、「為誰而做」。
連續問五次為什麼就有機會找到埋藏其中的答案。這是為了找到最初造成問題的原因,為了解決它,應該要專注在哪些方面。
儘管這個技巧還有些爭論,像是兩個人(或更多)著手解決相同的問題時,卻常常找到完全不同原因。
不過,我個人不會覺得這是缺點,反而是發現不同肇因的機會,是從來沒想到過的。事實上這可以把原有的問題以全新、創新的角度來處理。
範例
問題:使用者總是關掉提醒
- 為什麼? — 他按下「不允許」
- 為什麼? — 他不想要收到提醒
- 為什麼? — 他沒發覺其中的價值
- 為什麼? — 他不曾有好印象
- 為什麼? — 這是他第一次打開這個 app
我得說,這是個簡單的範例,但是以這個方法類推,就會想到許多解決方式:
- 使用者第二次打開 app 時請求允許。
- 與使用者互動時解釋打開提醒有什麼好處。
- 在登陸頁面就闡述你的價值。
小提示
這個技巧也可以用來解決你的日常生活問題。
二、時間軸:之前、當下、之後
我開始研究 UX 設計時,最先領悟的是:
一種超脫出螢幕的經驗。不只是用你的產品做了什麼,還有使用前與使用後發生了什麼事情。
因此,我總是把這個時間軸的概念用在專案上,為的是設計一套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體驗。
以之前與之後思考是要確認 UX 是完整的。
我總是問我自己這些問題:
之前:
- 使用者如何知道我的 app?appStore?網站?廣告?某處的 QR Code?
- 他已經有帳號了嗎?他需要帳號才可以在 app 裡行動嗎?
- 他在什麼情況下會打開我的 app?在舒服的沙發上隨意瀏覽,還是搭乘擁擠的地鐵時?
- 所以他的壓力程度是?
- 在使用 app 時是很悠閒的嗎?
- 他的網路快嗎?
之後:
- 如何得知使用者剛剛獲得的體驗?
- 他需要任何從某處容易取得的某種資訊嗎?
- 如何再次確認他期待產品有某種功能?
- 如果我的產品是跨平台的,要如何進行資料轉移?
- 如何找出一個月之前發生的事情?
這些項目都在確保沒忘記任何一個逗使用者開心*的機會。
特別聲明:逗使用者開心並非讓介面上每個物體都加入動畫、有滑順效果的彈出視窗或偷放個彩蛋就好。良好的追蹤 email、離線模式、預填好的表單和錯誤訊息等小細節會讓你的工作簡單一些兒。
小提示
讓你的經驗視覺化有更好的效果,可以動筆在時間軸或藍圖上畫出,或是做下個方法!
三、漫畫分鏡
我們身為設計師,是靠著圖像傳達想法,所以把整個體驗用草圖的方式描繪,將使用者會遇到的步驟視覺化,對我來說很有用。對於這個方式,曾經有個設計師建議我把 A4 白紙分成六塊,然後就像漫畫一樣畫出每一個動作。
對我來說,這是剖析使用者生活的方式,將使用流程視覺化,就可以理解他的習慣。接著,從漫畫分鏡發覺使用過程中的痛點 (pain points),就可以瞭解科技如何簡化生活的最佳方法。
同時,如果有可能的話,我不會以我的想像來畫草圖,而是使用者訪談的結果。
一旦瞭解產品如何運作,我會再一次以草稿描繪出體驗,這是為了保證我的服務能夠涵蓋每一個面向。
當我認為已經達到好的體驗(且產品允許的話),我試著將漫畫分鏡實做,這在檢查互動是否有根據某些特定情境時很好用。
額外觀點:不用完整建立一個產品,只需要用最低的成本做出產品原型 (prototype) 就很夠用了。
這個做法幫助我了解某些簡單的互動事實上一點都不簡單:
- 冬天的時候,戴著手套在大街上
- 在賣場,其中一隻手拿著購物袋時
- 在陽光強烈的地方,暗色系 UI 一點都不好
小提示
用麥克筆將白紙分成六塊,拿去影印方便日後使用。
四、對話
對話 UI 是當今大家都在討論的火熱話題。儘管我認為這樣的 UI 概念不適合每一種產品,但是確實很有趣。
沒錯,設計師的目標就是將科技轉換成自然的感覺。所以直覺互動的方式,像是用閒聊對話啟動某個動作也很有合理。畢竟簡訊是我們手機最古老的功能之一。
當我正在設計一套複雜的介面時,我開始想像機器是某個雇用來專門做某件事情的員工。
是一個可以跟我對話的人。
思考我打算問他的問題,用來獲取一些資訊;為了完成某件事情下的命令;想要收到什麼樣的回應。
我寫下整個對話內容,遵循某種規則,看起來更合理。
這幫助我找出、整理最佳流程,瞭解在一個頁面上要擺放多少資訊。
哪些資訊屬於同一個群組,它們在同一個群組的原因。
可以執行哪些動作,還有如何設定主要的。
還有機器得準備哪些資訊,用以滿足我的需求。
小提示
我不建議在安靜、開放的空間大聲模擬這個方法。
五、清單
每當我收到新的摘要時,腦中總是擠滿了一大堆事情。靈感、視覺效果、互動、良好的 UX 原則、文案,以及市場上的相似產品等等。所以我很清楚這階段不應該專注在細節,但是又不想在設計流程中遺漏某些事情。為了確保不會把這些想法忘了,我先把所有事情都寫在便利貼上。
我把腦中閃過這個專案專屬的事情寫下,不過其他某種程度上相關的事情也會。
例如:著手進行手機 app 專案時,我會寫下智慧型手機的所有功能。
- 地理位置
- 推播訊息
- 水平儀
- 相機
- 指紋辨識
還有 UI 概念:
- Tinder 卡片介面
- 聊天介面
- Snapchat
- Yo
或是使用情境:
- 在家裡
- 慢跑的時候
- 在健身房
- 車子裡
- 公車上
- 其他情境
然後把這些關鍵字進行分類。
這個清單給我兩個好處:
- 把我腦中想的事情都抽出來,之後也可以知道哪裡再找出來。(專案啟動的時候通常是兵荒馬亂的,腦中塞滿一大堆想法會讓你失常。)
- 確保沒有遺漏重點,或是之後可以用上的好點子。
小故事時間
去年我遇到新創公司 Birdly。 他們的團隊正在打造手機 app,它可以讓你免於工作用收據的困擾。 當時他們正進行產品 UX 的階段,還有維護兩個 app (Android + iOS),經營創業,團隊只有三個人(其中只有一個開發者)。 不用說他們可能已經想到許多痛點。接著,這個團隊在技術上做了很有趣的關鍵轉折 (pivot)。與其繼續開發手機 app,他們決定只做 Slack 機器人 (bot)。這個決定帶來很多好處,例如:利用新平台的強項;更容易整合進使用者的日常生活;跟之前要維護兩個 app 相比,有機會減少技術上的負擔,還可以達到差不多甚至更好的效益⋯等。
當面傾聽他們說跟專案直接/間接有關的事情,是讓你發現新契機和保持創新的好方法。
小提示
我個人喜歡用便利貼,而你也可以用心智圖 (mind-mapping) 軟體達成。在你的下個專案經常讓清單加一些新東西吧!
感謝閱讀!
喜歡這些方法嗎?討厭這些方法嗎?想要分享你的方法嗎?想要回應感想嗎?
請在這裡留言,或是給我一條 Tweet!
參考資料:
我的個人資料
Twitter — Dribbble — 作品集 — behance
感謝 Darian Rosebrook 和 Vincent Ricard。